“3、2、1,開跑!”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2022“撿跑中國塑美好世界”活動在冬奧冠軍徐夢桃的帶領下正式啟動!接下來,活動將在100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發起撿跑活動,倡導包裝廢棄物分類回收,傳遞無廢生活理念。
為環保,無廢志愿者珠江邊撿跑
十四五時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我國將推動100個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11個示范城市先行先試。在此契機之下,已經在低碳環保這條路上奔跑了四年的“撿跑中國”,今年以塑美好世界為主題發出綠色呼吁:踐行無廢生活,建設無廢城市。“撿跑中國”作為一個倡導“環保”的大型活動,四年間,已經吸引來自全國250多個城市,超過5萬名熱愛環保的跑者參與。
今年是“撿跑中國”在環保道路上實踐的第五年,特別邀請到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得主、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全滿貫獲得者徐夢桃擔任公益大使,并出席了在廣州舉行的快閃跑啟動儀式。
當天,在徐夢桃的帶領下,數十名無廢志愿者齊聚珠江邊倡導宣傳垃圾分類和綠色、低碳、環保生活。整個跑程約2公里,他們的身影像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點亮了珠江沿岸,活動過程中,既燃燒了卡路里,又在撿跑中大力宣傳生態環保理念,用實際行動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陳德偉是一名戶外行走步愛好者,這是他第二次參加撿跑活動,今年,他有了一個新身份“無廢青年”大使。“新的身份賦予了我新的責任,今后我不僅會繼續組織撿跑活動,還要積極傳播環保理念,帶動身邊朋友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
為家園,冬奧冠軍擔任公益大使
活動位于廣州有軌電車獵德大橋南站,這是撿跑中國項目打造的首個循環車站,全面展現了包裝可持續發展今年的愿景及過去的成果。當看到這個由廢棄包裝物回收再生制造而成的車站設施時,徐夢桃十分贊許:“沒想到包裝廢棄物回收后可以有循環再利用的無限可能,循環車站的啟用讓市民可以實實在在地體會到,垃圾是錯放的資源,包裝塑料也能變廢為寶。從循環車站出發,一路欣賞到廣州塔、珠江新城、海心橋等地標,讓我感受到廣州真是一個美麗、干凈、環保的城市。”
徐夢桃坦言,能夠參加這樣一個在全國都極具影響力的環?;顒?覺得很有意義。她表示,信息時報和瑪氏箭牌連續四年堅持不懈的呼吁引領大家做撿跑這項運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做運動和做環保一樣,貴在堅持。包裝物丟棄不當不僅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是一種資源浪費,通過撿跑這種形式能讓更多人關注到環境保護,投入到垃圾分類和包裝回收的行動。
作為一名冰雪項目戶外運動員,徐夢桃更能體會到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她說道:“體育運動離不開環境,沒有良好的環境,就沒有高水平的體育競賽和體育運動。未來始于當下,我希望能通過自己今天的積極行動,支持無廢生活,支持可持續發展,來塑造更美好的明天。一個人可帶動一群人,一群人帶動整座城市,也呼吁我的粉絲、身邊的朋友以及每一個市民一起動起來,加入撿跑,讓撿跑的環保精神不斷地被堅持和延續,讓我們的家園更潔凈,明日的世界更美好。”
為鄉村,捐贈2000套環保文具
2020年,通過“撿跑中國”發起包裝回收和循環活動,已成功回收了3噸的塑料包裝廢棄物用于循環再生。今年“撿跑中國”由信息時報主辦、瑪氏箭牌中國協辦,同時聯合了悅跑圈、抱樸再生、小黃狗環??萍加邢薰?、“穗回收”、TRASHAUS等健康環保企業,一同為建設“無廢城市”助力,目標回收5噸塑料包裝廢棄物。
主辦方信息時報相關負責人在采訪中透露,廣州首站啟動之后,將接力100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進行快閃撿跑。另一方面,通過發起“無廢綠道領養計劃”、“無廢生活瑪上行動”抖音話題等線上活動,吸引更多公眾參與。他表示“信息時報將一如既往的聯合全國跑團、環保人士繼續打造一個開放的、可持續的環保公益平臺,聚集更多綠色的正能量,一起推動‘無廢生活’,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瑪氏箭牌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萬金玲說道:“瑪氏相信未來始于當下。我們響應國家建設“無廢城市”的號召,希望通過撿跑中國活動,在100多個“無廢城市”試點開展撿跑和垃圾分類的活動,并在其中16個試點城市投放了800多個包裝回收站點。而回收的塑料包裝廢棄物,將循環再生為環保文具,捐贈給2000名鄉村學生。我們希望通過今天的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讓城市綠色無廢,鄉村美麗干凈。”
為明日,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建設“無廢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作為全球知名的零食生產商之一,瑪氏倡導循環經濟,并通過不斷升級迭代產品包裝和倡導循環經濟,來推動包裝可持續在中國的發展。
“我們相信通過有效循環,包裝將不會成為污染環境的廢棄物。從2020年開始,瑪氏箭牌就積極推動將包裝廢棄物的循環再生。身后的這座循環車站的椅子和垃圾桶,就是用包裝廢棄物循環再生而成,我們希望通過真實的案例讓消費者感受到循環的意義所在,并積極參與。”萬金玲表示,未來,瑪氏箭牌仍然會致力于包裝不斷升級迭代,從設計一開始就思考包裝對環境的友好性,讓包裝更可持續。